草榴社区 卫生法学系顺利召开精神卫生领域相关群体社区保护性服务机制和服务措施分析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9-29
2025年9月28日,为顺利推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项目,草榴社区 卫生法学系召开“精神卫生领域相关群体社区保护性服务机制和服务措施分析”项目研讨会。会议特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共卫生管理处蒋新宁处长、杨秋月一级主任科员、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黄庆之副所长、李京渊副所长、陈云科长、徐会利科长以及奚蕊助理研究员,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李维锋队长、崇杉警官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草榴社区 张品泽教授、中国社会科草榴社区 大学法草榴社区 柳建龙副院长、中国医学科草榴社区 医学信息研究所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曹艳林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草榴社区 法律系陈鲁夏老师与会研讨。卫生法学系部分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本科生与会学习。会议由卫生法学系书记孟彦辰老师主持。 学系主任李筱永教授集中汇报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综合比较域内外精神卫生社区保护性医疗服务的法律环境,强调依法合规地平衡患者权益与公共安全的辩证关系,推动精神卫生社区治理的法治化和精细化。张博源教授介绍了精神卫生社区保护性服务的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情况和工作设想。在专家研讨环节,黄庆之副所长建议加强对监护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促其履职担责。李京渊副所长建议实践中关注综合性保护治疗措施,发挥治理合力。杨秋月主任提出把保护治疗与当下的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激励政策有机融合。李维锋队长建议通过公安与医疗数据联动,实现患者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及时响应。张品泽教授建议通过社区层面的制度化安排,将长效针剂纳入规范流程,并配合监测机制,增强执行力度与风险防范能力。柳建龙教授从合法性视角讨论了保护性医疗服务的行为属性和干预限度。曹艳林主任建议课题组将前期梳理的关键问题与调研内容对接,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陈鲁夏老师强调通过大数据支撑寓“管”于“服”,提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精准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课题组后期将根据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宝贵意见,对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案并扎实推进,力争圆满完成研究目标。 来源:卫生法学系 撰稿:张博源 审核:孟彦辰 |